第142期初中教材配套课件创作
题目要求
课题 | 正方形围正方体 |
---|---|
册别 |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展开与折叠-习题1.3第4题 |
教材所在页码 | 第9页 |
教材对应截图 | ![]() |
对应的学习目标 | 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。 |
教学/学习难点 | 以逆向思维理解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形。 |
课件设计说明 | 要求:先思考,再演示动画。 |
最优作品
创作者:山西常铁虎(圆圆虎cth)
(https://www.netpad.net.cn/presentationEditor/presentationPlay.html#posts/4649)
突出优点:本课件对问题的设计非常好,从几何体(正方体)的面数和几何体(柱体)的形成特点出发,提出几个关键问题,然后按照“四个侧面,两个底面”的基本想法,通过在原图不同位置添加上底面的方式,发现1—4—1模型的六种情形,然后逐次引出2—3—1型(3种)、2—2—2型(1种)、3—3—0型(1种)情形,配合演示,原理表现清晰,结论总结合理全面,拓展充分到位。 建议:各种展开图动画、口决与相应的文字显隐方式和层次可以进一步优化。
参赛作品
作者:雅安李文录(雅安李文录)
专家点评:从课本问题出发,对1—4—1型(一个面不固定)正方体折叠展开图给出4种正方体折叠、展开图,完成题目要求,立体感、视觉效果不错。
建议:
1、串行按钮由于操作不当(不熟悉画板操作者,连续切换)会同时出现几个动画同时进行的情形,建议用变量进行控制,好处是可以隐藏当前不相关对象。
2、按钮切换时动画要有停顿,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,而不是直接开始折叠。
作者:山西常铁虎(圆圆虎cth)
专家点评:
1、从课本问题出发,问题引导特别详细,四个连接的面围成正方体侧面,余下的面为下底面,通过多次不同位置添加上底面的方式,强化展开图的1—4—1模型——中间四个围成柱,上下两个底面堵,为后面其他展开图模型探究做好铺垫;
2、展开图分类详细,1—4—1型(6种)、2—3—1型(3种)、2—2—2型(1种)、3—3—0型(1种) 规律总结到位,方便于学生记忆;
①按前后、左右、上下颜色展开图区分记忆,并给出颜色辅助记忆口决:
左下右上坐中央,前后总在三一行。
左面红色上下动,上面蓝色可移上。
②在配有练习中给出另外一个《三行四列中三四》记忆口决:
二行八,三行九,一行五六不可求。
三行四列中三四,一点连接排除走。(加二个例外是222型和330型)
3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,以展开图的1—4—1型为基出,分别转换为2—3—1型,2—2—2型,3—3—0型,以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。
建议:做全正方体11种展开图动画,口决与动画相配和,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。
作者:山东王广喜(wangbutian)
专家点评:从课本问题出发,对1—4—1型(一个面不固定)正方体折叠展开图以活页方式讨论,一页一种,给出4种正方体折叠、展开图,用变量尺拖动控制,操作简单,一气呵成,立体感、视觉效果强。
作者:吉林张绍明(JCZXZSM001)
专家点评:从课本问题出发,对1—4—1型(一个面不固定)正方体折叠展开图给出4种正方体折叠、展开图,并且在折叠正方体的展开图时会保留展开图的原有轮廓,立体感、视觉效果很好。
建议:分情况计论按钮众多,建议将众多按钮合并在一个按钮中,操作更简便一些,另外由于操作不当原因(不熟悉画板操作者),分情况讨论时最后添加的面会同时出现。
作者:汉中樊广顺(fans)
专家点评:从课本问题出发,对1—4—1型(一个面不固定)正方体折叠展开图给出4种正方体折叠、展开图,按钮操作简单(按钮与变量配合实现串行、循环效果),立体感、视觉效果好。